数字多模态写作(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 DMC)是一种利用数字工具整合多种模态资源(如文本、图像、声音等)进行文本创作的新实践。随着数字技术在学生课外写作中的普及,课堂写作教学也需朝向多模态转型。在英语教学(EFL)环境中,教师愈发认识到发展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DMC任务,如制作PPT、海报、信息图和视频等。如何合理评估DMC任务仍是一个具有挑战的研究话题,而同伴评估(peer review)作为形成性评估的核心环节被广泛采用。然而,学生如何看待DMC任务中的同伴评估呢?他们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这些看法和挑战对未来教学有何启发?
针对以上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游ty8检测中心的邓谊博士、刘丹博士和香港理工大学英文及传意学系的冯德正副教授共同开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SSCI一区)。该论文基于学生反馈素养(student feedback literacy)的理论框架,利用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大学商务英语课程的DMC任务中学生对参与同伴评估的看法和体验。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同伴评估持正面看法,认为该环节不仅增强了自我反思,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提升了DMC的作品质量,还促进了合作学习的氛围,并深化了对多模态任务评估的理解。但同时,学生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认知水平限制、时间压力、语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顾虑及参与意愿缺乏等。为应对这些挑战,论文建议采用任务驱动学习,增设结构性辅助措施,并鼓励同伴教学。此外,教师应提供明确指导,并对同伴评估过程进行有效管理。本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DMC任务过程中同伴评估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对如何更好地设计、管理和评估DMC任务提供了宝贵建议。
论文原文:
Yi Deng, Dan Liu &Dezheng (William) Feng (2023):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eer review for assessing digital multimodal composing: the case of a discipline-specific English course,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2602938.2023.2227358
作者简介
邓谊
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讲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多模态话语分析、语用学、商务沟通与教学等。近年在《外语教学》、Journal of Pragmatics, 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Visu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Lingua等CSSCI/SSCI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担任Social Semiotics, Poznan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等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曾获省级高校教学竞赛三等奖,主持校级社科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社科基金和教改项目多项,参与国家一流课程建设。
刘丹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会士(Fellow of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获英国高等教育学术实践研究生证书(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in Academic Practice in Higher Education)。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游ty8检测中心讲师,云山青年学者A岗。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教学、教育社会学等。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中英跨国和跨学科试点项目1项(Co-PI),参与教育部社科司项目1项(第二),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多篇,其中CSSCI/SSCI(一区和二区)共9篇,如《现代远距离教育》、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Gender and Educatio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 Sage Open等,担任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等SSCI期刊匿名审稿人。
冯德正
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现为香港理工大学英文与传意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英语交际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模态语篇分析、传播与交际研究、语言教学等,近期研究主要关注多模态中国话语及其国际传播。他近年来在Journal of Pragmatics, Teacher & Teaching Education, Discourse & Communication, Pragmatics, Visual Communication等国际(SSCI/A&HCI)期刊与《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现代外语》、《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或参与10余项国家、教育部、香港特区政府及香港理工大学项目。他担任SSCI一区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书评主编、编委, Multimodality and Society等国际期刊编委。其专著Multimodal Chinese Discourse: Understanding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a已由Routledge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