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体学研究会主办、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文体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文体学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9-31日在美丽榕城福州召开。国内外著名文体学专家Prof. Elena Semino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Prof. Jonathan Culpeper (University of Lancaster),Prof. Michael Burke (University College Utrecht),Prof. Geoff Hall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Prof. Dan McIntyre (University of Huddersfield), 申丹教授(北京大学)、刘世生教授(清华大学)、戴凡教授(中山大学)、封宗信教授(清华大学)、吕中舌教授(清华大学)、苗兴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潘红教授(福州大学)、尚晓明教授(黑龙江大学)、王振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吴显友教授(重庆师范大学)、辛斌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熊学亮(复旦大学)、许力生教授(浙江大学)、徐有志教授(河南大学)、杨雪燕教授(复旦大学)、杨信彰教授(厦门大学)、俞东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于善志教授(宁波大学)、张德禄教授(同济大学)、赵秀凤教授(中国石油大学)等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主题发言。开幕式由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红教授主持。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晓珍副教授在会议现场
本次国际研讨会以“作为学科的文体学”为主题,以主题报告、工作坊、分组讨论为形式,就文体学理论研究、文体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多模态文体学研究、文体学和外语教学、文体学和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等国际前沿文体学议题展开讨论。李晓珍被在小组宣读交流论文“从阿兰达帝的《微物之神》谈全球化”。阿兰达蒂的《微物之神》是一部震惊文坛的小说,小说采用倒叙和意识流式的手法,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将二十年前的阿慕家族发生的事情与二十年后的孪生兄妹的相遇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叙述了一部破碎而宏大的家族史。从小说《微物之神》中的“河流”这一意象出发,分析在文化资本与金融资本联袂发起的意识形态霸权的战役中,世界银行文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试探析世界银行文学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与价值。
此次大会的举办,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有力提升了我国文体学的原创科研能力,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我国文体学学科实力的提升作出新的贡献。